春节刚过,招人与求职大战的序幕再度拉开。招兵买马,加强实力成为这个市场所有企业共同的目标,建筑业市场也不例外。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每个企业在这个战场中有得有失,个中感受也大体相同:招人不易,要留住人才更不易。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成熟的人才管理机制,也有一干不同层次的人员体系,共同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掌握第一生产力的却是人而不是其他,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人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动的,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当然,作为一个企业,人才系统应该是高低有序的金字塔、囊括砖木石瓦各类材料的建筑、甚至不排除某些华丽的装饰。企业既需要将才,也需要普通工人;既需要马达,也需要螺丝钉。
对于企业而言,所需人才往往通过对外招引,对内培养来实现。然而面对市场的竞争,人才的争夺也是所有企业争夺的高地,我们既可以挖其他企业的人才,同时自己企业本身的人才也在他人的招引目标之列,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实力的竞争。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打破人力资源的瓶颈,光靠对外招人与内部培养是不够的,还必须“留人”。如果不能留住现有人才,一方面招人才,一方面自有的人才又不断流失,如同漏水的水库,一边进,一边出,永远无法蓄满水。因此开源与节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广为引流,也要审慎截流。如何招人,又如何留人,是企业人才战略的两个主要支点,也是难点。
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具有上手快、即插即用的优点,但也面临考查失误的风险、水土不服的隐患;一部分人才的引进固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充实人才库,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破坏原有的人事生态平衡,占据一部分急待展现自我的青年才俊的施展空间,使得多年培养的人才面临流失的可能,使内部培养的努力付之东流。而合理使用企业自身人才,给予充分的平台促成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成为留人的关键。因此,招人与留人如同一个跷跷板的两端,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才能不断充实企业的人才库,人力资源的瓶颈也就能应声破除。
人才系统是一个流动的软平衡,蓄积人才的过程只有尽可能留住现在人才,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社会人才,才能不断充实企业的人才库。企业需要招人,更要留人。
如何留住人才,本人认为,要以人为本,创建现代企业文化,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从组织上加以引导,在分配上加以完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人为本,就需要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每个个体的不同诉求,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多样的展示平台,实现企业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共存共荣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