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17-06-14 来源:浙水股份报 作者:李锦淼
5月31日夜里至6月1日,我省迎入汛以来首轮强降雨,尤其浙南地区频遇大暴雨。6月9日,正式进入梅汛期,连日的降水,也在考验着杭城排水能力,根据省防指要求,各地严密防范,积极做好短时强降雨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在这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投入运行大大缓解了困扰杭州城区的涝水难排问题。有了它,在杭城“看海”几率下降不少。截至2017年5月底,杭州三堡引水工程引配水总量突破80亿立方米,相当于将西湖的水换了近600遍!
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杭州主城区的涝水主要汇集在运河,通过运河北排,路线长,排水困难,而只有极少口门在低潮位可满足向南自排;有了三堡排涝泵站以后,无论钱塘江潮位高低,工程都可以把运河的水源源不断强排到钱塘江,城区排水效率明显提高。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5年6月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该工程的设计排涝流量为200立方米每秒,同时还能以3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从钱塘江引水。
从三堡引水工作开始以来,运河水慢慢摘掉了劣Ⅴ类的帽子,根据2015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运河及城市河道水质有明显改善,运河、城市河道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分别较同期有所上升,这其中都有三堡排涝工程很大的功劳。